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1:5万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培训会在京召开

1:5万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培训会在京召开


  1. 实物地质资料岩石薄片的数字化方式及利用
  2. 区域地质调查实验教程教学大纲
  3.  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制度和主要方法

一、实物地质资料岩石薄片的数字化方式及利用

苏桂芬 冯俊岭 刘晓文

(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三河 065201)

摘要 通过对实物地质资料岩石薄片的生产过程、保存利用现状的简介,指出了开展岩石薄片显微图像数字化的意义及必要性;着重论述了岩石薄片数字化的常用方法,并对岩石薄片全面数字化工作方式、岩石薄片数字化的三维重建进行探讨。图像采集后形成岩石薄片显微图像数据管理,其成果产品可服务于地质及相关行业生产、研究和大专院校教学、地学科普等。

关键词 实物地质资料 岩石薄片 数字化方式 显微图像数据管理 利用

岩石薄片作为实物地质资料的一部分,与其他原始地质资料一样,是客观的、唯一的、不可复制的。是反映全国各地区地质现象或重要矿产地质特征等的地质成果基础,信息内涵丰富、覆盖面宽,具有重要的保管意义和开发利用价值。岩石薄片数字化,是把野外作业采集的岩石手标本切制的薄片,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和数码摄像技术,采集显微图片,经过图像处理、整理说明,建立岩石薄片显微图像数据系统,进行数字化规范管理和科学利用。通过网络传播,实现信息共享,为地质、石油、煤田等相关行业科研生产服务,为高校教学、地学科普等,为社会公众提供实物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服务。

1 岩石薄片的产生过程、保存利用现状

岩石薄片是把岩石标本按需要的方位,用切片机切成厚0.5~0.8cm,长4~5cm、宽3cm的薄块,在磨片机上粗磨、细磨,磨平一面。进行抛光,再用水洗,并烘干,用加拿大树胶粘贴在载玻片上;然后将另一面进行研磨,先用金刚砂和水研磨,磨至0.03mm厚左右,再在盖玻片上放少量树胶,加热盖在薄片上即成。

我国原地矿部自建国到1998年底概略调查显示,光薄片已达301.2万件;1999年国土资源地质大调查以来,到2005年统计薄片也有6.2万多件;截至2009年12月15日,国家实物地质资料库房接收的青藏高原1:25万区调薄片21791件。大量的岩石薄片急须保护、利用,其存在的根本问题是显微镜下观察图像与鉴定报告是脱节的,给使用者带来诸多不便。

2 岩石薄片开展数字化的意义和必要性

岩石薄片数字化是实物资料馆藏形式的一种转换,它涉及信息管理、信息保存、信息服务和信息研究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和发展,作为实物地质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字化后的岩石薄片也为使用者打开了利用的方便之门。

2.1 岩石薄片数字化有利于保护实物薄片

玻璃制成的岩石薄片具有脆弱易碎、胶质时间长发黄等缺点,转换成数字文件,避免或减少用户直接使用,在胶质失效之前储存,延长实物薄片使用寿命。通过岩石薄片显微图像数字化,改变利用方式,利于实物岩石薄片储存,可以降低实物丢失的风险和损坏的几率,扩大实物薄片的利用范围。

2.2 岩石薄片数字化有利于提高实物薄片的利用率

岩石薄片数字化后,形成的岩石薄片显微图像数据系统能满足用户共享资源与及时提取资料。同一个岩石薄片,可以多个用户使用,用于不同方向研究,如区域地质调查注重的是矿物组合、结构构造、岩石定名。一个用户也可以观察多个薄片,通过在线资料浏览,不受时间和图书馆限制,在几秒钟之内来检索它们,通过内嵌资料的链接,进行对比应用。对数字化后的岩石薄片使用,扩大了实物资料的应用范围,提高实物薄片的使用效果和利用率。

2.3 岩石薄片数字化利于研究工作

薄片数字化的图片(或影像)及其说明、文本、图件等,经过编辑储存管理。利于使用者按照自己研究角度应用或科学探索,从而扩大实物薄片的利用范围。岩石薄片数字化后的影像可以支持长达几分钟的定格观察,使人们可以利用软件放大功能在屏幕上仔细地鉴别图片,这使得极小的可视资源图像(如岩石照片、矿物图形等)能被浏览开发。

2.4 岩石薄片数字化有利于科学管理

岩石薄片数字化可以提升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效率和水平,更好开展服务。把岩石薄片数字化信息存贮在磁盘或光盘等电磁介质上,提取整理编辑形成图册,如《岩浆岩典型岩石、特殊类型岩石显微图册》等,作为行业生产、科研应用、教学参辅等,也可以商业发行给社会公众;或制作成网络版放在服务器上供远程检索服务,便于开展有偿使用,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的科学化管理和维护,创造出有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的信息产品品牌,推进岩石薄片实物资料的开发利用。

3 岩石薄片数字化方式

笔者认为岩石薄片显微图像数字化可以有3种方式,即岩石薄片图像截取采集、薄片图像全面录制和岩石薄片的三维重建。第一种是传统的岩石薄片下显微图像信息采集方式,后两种方式则为结合当前实物地质数据的信息整体数字化探索和利用软件技术开拓立体模式的尝试性设想。这里重点介绍常用的岩石薄片显微图像截取采集的工作方法。

3.1 岩石薄片数字化截取采集过程

选取岩石薄片中与鉴定报告相符、有代表性及与定名密切相关的、具有普遍意义和特有性部位,对其进行显微镜下多视域、多角度的图像采集,形成具有重要地质特征的系列数字照片,达到清晰反映矿物组合、形成期次、结构构造等鉴定特征,满足印刷出版薄片图册要求及科研、教学需求等。

3.1.1 岩石薄片鉴定报告的分析

每一个地质调查实物岩石薄片都对应有一份鉴定报告。鉴定报告是数字化采集的依据,充分研究鉴定报告所描述的显微镜下的内容,即矿物组合、含量、结构构造等相关描述信息,才能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准确选取、正确采集。

3.1.2 岩石薄片数字化图像的选取

通过对岩石薄片鉴定报告信息的了解,对岩石薄片显微镜下所反映的图像进行观察选取:有视域大小,即高倍镜、低倍镜的选择;有光性的选择,即正交偏光、单偏光色彩的选择;还有特殊情况下如对多色性矿物或正交偏光镜下干涉色变化等进行影像录制。不同岩石类型具有各自风格,应系统化、条理化选择,准确清晰、内容丰富。

3.1.3 显微图像文字说明

把不同岩石类型薄片下所采集的不同显微图片进行编辑、整理,按照视域大小、光性选择及特殊情况截取等,进行附加矿物代号标注和地质说明、内容描述。一个岩石薄片对应有多个显微照片,各个显微图像均配有特征注解,既独具特色,又相互关联。

3.1.4 图像的综合整理

对显微照片的数据处理,是在微机上应用相关软件,进行显微照片的剪切、修编整形;对每一个显微照片进行对应编号;对系统薄片全面编排,把整理后的图像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储存集中、分类管理。

3.2 岩石薄片数字化全面录制设想

整体思路是把岩石薄片的全部内容在低倍镜、大视域下,以线或者面的连续形式,通过光学显微成像或扫描电镜图像等的方法获取岩石薄片图像,利用分析系统的常规图像分析功能,对获取的岩石切片多视场图像进行背景校正、剪切、拼接、图像说明链接等处理,形成完整的图像录制并集成储存。

每个岩石薄片作为采集对象,所反映的内容是不同的,大的方面有所在项目名称、位置、岩石类型,具体的为岩石薄片鉴定名称、岩石矿物组合、结构构造,还有矿物含量、接触关系具体描述等。通过分层归类、详略得当,全面反映实物资料富含地质信息,以便于满足不同用户检索信息的需求。

3.3 岩石薄片数字化岩石图像的三维重建尝试

在岩石薄片二维图像基础上,利用二维图像的特征信息重建三维结构,提供直观的视觉信息。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将岩石薄片下矿物三维图像真实地展现出来,使使用者能够从各种方位、各个层面以及各种旋转角度观察三维结构。为普查勘探与开发、地质找矿等提供更研究模拟实物基础;为分析研究岩石的微观结构提供了有效、简便、经济的方法;为高校教学、科普教育提供特色服务产品。

4 岩石薄片数字化利用

4.1 快速查询与检索的基础

根据用户检索的习惯和检索的内容,设置多个检索点,编制诸如地区卡、专业卡、岩性卡等多种组织形式,并将相同内容的查询卡片按不同的组织形式分别放在不同的系列之中。建立卡片查询体系,使用户能够快速查询与检索。

从信息组织方式上不仅有上述传统的固定分类组合,还采取按问题分层次动态分类组合与固定组合相结合的方式。例如,通过客户信息需求和搜寻行为的分析,可以编制如“全国变质岩岩性资料索引”、“青藏高原1:25万革吉幅系列剖面岩石索引”等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实物岩石资料检索,不同的岩石配有相应的数字化图片及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编制的信息集成,不会改变原有实物资料的排架和信息,如所保管的西藏110幅区域地质调查资料,按图幅分剖面储存在实物地质资料库固定货位上,根据采集的信息利用计算机技术编制西藏物玛地区系列岩石资料,用户就可以了解物玛地区工作过的图幅、岩性种类、剖面数量、岩石特征及图片等情况,同时也可找到这些岩石薄片的存放位置。

4.2 避免重复工作,为地矿工作服务

实物岩石薄片资料赋载了大量的原始信息。作为地质成果的一部分,对实物岩石薄片数字化资料进行编研,是开发利用实物地质资料信息的重要手段。

在编研所形成的地区或图幅相关的岩石薄片显微图册中,为地质技术人员了解地区工作程度服务。通过对图像认识和说明了解,具体认识岩性特征及分布等,就可以不再重复取样,减少不必要的制作浪费;为专家学者研究某个地质事件、某项地质活动等提供第一手资料,从中取得新的重要发现或重大突破,从而为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依据,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

4.3 特色编研,促进地质市场和地质工作发展

在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地质现象、系统剖面和重要矿山时,根据地质理论及实际资料,广泛查阅资料,收集补充完善地区、矿床(区)内地层、构造、成因等,逐步提高对区域或矿区地质、矿产等情况认识,进行编研。

还可以按照代表地质科学理论、反映中国地质条件与突出特点、显示中国地矿工作重要成果等方向,利用或收集馆藏实物薄片,进行广泛了解、深入研究综合系统阐述。采集岩石薄片数据,配合显微结构构造等特色,图文并茂地整理出来,使实物薄片灵动起来,提供给基础地质、农业地质、医学地质、环境地质、专题成果调查评价等领域作为参考,为地质工作发展和地质市场服务。

4.4 为辅助教学服务,达到知识传承的目的

地质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显微镜下各类岩石薄片的鉴定认识。实物薄片资料可以系统编辑,如三大岩系岩石结构构造、不同种属矿物组合总结等,作为显微示教系统的一部分,在数码透反射偏光显微镜下将显微图像从镜下解放出来,使师生共用图像,在岩矿教学中起到直观的作用,加强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4.5 科学开发,为培养青少年地学兴趣和社会公众服务

从趣味性出发,对显微镜下一些象形的组构、微构造组合等,经过筛选、整理,以欣赏角度,例如鸟眼构造、草莓结构、书斜式构造等,编研出一套有科学价值的显微岩画。作为地质科普教育中精神副食品,把专业知识形象化、卡通化,广开思路、旁征博引,增强青少年的兴趣,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对地学爱好。

在地质公园中结合当地山容水貌,配以生动的岩石、矿物的显微特征图像,使人们在畅游之余,了解地学岩石显微常识。

二、区域地质调查实验教程教学大纲

四年制本科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用

40学时,2学分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区域地质调查是适应区域地质填图的改革与要求,全面培养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及其相关专业学生扩大地学知识面、提高专业素质、适应社会需求的一门综合性、基础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

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全面了解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技术要求,掌握当前区域地质填图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将大学期间所学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遥感地质学、水文工程学、地球化学、环境学、灾害学、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理论课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并与野外区域地质填图和综合调查实践等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综合分析、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也是为高年级学生生产实践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奠定基础的必修课。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对能力培养的要求

系统掌握区域地质填图的方法、技术要求,提高学生思维、综合分析、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基本掌握当前区域地质填图的目的任务、项目管理及质量管理要求,掌握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尤其是“3s”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区域地质填图中的应用,提高当代大学生使用新技术开展区域地质填图和综合调查的能力。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1)三大岩类区区域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技术要求;

2)新方法、新技术(尤其是rs、gps、gis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在区域地质填图和综合调查中的应用;

3)区域地质填图中矿产资源调查的方法与技术;

4)区域地质填图的程序与主要过程、区域地质填图设计书、区域地质调查(填图)报告、区域地质图说明书编写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地质图编绘的主要方法与技术。

3.选修课程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学习与方法实践性,是高年级学生开展生产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不可缺少的课程,因此确定为必修课。

三、课程内容

1.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 区域地质调查概述,区域地质调查基本概念、区域地质图的比例尺及其精度;中国区域地质填图工作的现状;区域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与技术、工作程序等;本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及有关要求。

第二章 沉积岩区区域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沉积岩的产出特点;沉积岩区多重地层单位的建立;现代地层学填图理论与方法;沉积岩区的基本层序调查方法;沉积岩填图单位建立实例。

第三章 花岗岩类区区域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花岗岩与广义花岗岩类的概念;花岗岩类的产出与分布特点;花岗岩类的分类方案与填图单位的建立;岩石谱系单位的填图单位建立方法;花岗岩类的接触关系和地质填图界线;花岗岩类的地质填图主要内容和要求;岩浆混合花岗岩类的区域地质填图;花岗岩类区域地质填图实例:①复式岩基的解体,②空间共生成因相关岩体的归并。

第四章 火山岩区区域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火山岩的产出与分布特点;火山岩的双重填图单位建立;火山机构调查填图方法;火山岩相调查与填图方法;火山岩地质图的图面表达主要内容。

第五章 变质岩区区域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变质岩的主要类型与产出特点;当代变质岩区区域地质填图的理论要点;变质岩的区域地质填图单位与填图方法。

第六章 第四纪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第四纪地层的基本概念及产出特点;第四纪地层单位及沉积类型;第四纪沉积物填图方法。

第七章 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及韧性剪切带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主要组成及填图单位;蛇绿构造混杂岩带填图方法;韧性剪切带的主要类型;韧性剪切带的地质填图理论与方法。

第八章 区域地质填图中的矿产资源调查方法。区域地质填图中矿产调查的目的与任务;区域地质填图中矿产调查的方法与手段;区域地质填图中的矿产调查重点;成矿模式与区域地质填图;控矿因素与成矿规律研究。

第九章 区域地质填图主要手段。剖面调查方法与技术、路线调查方法与技术、专门性调查方法与技术;区域地质图编绘方法与技术。

第十章 遥感区域地质填图方法。遥感区域地质填图的目的与任务;遥感地质填图的优点与特点;区域遥感地质填图的主要方法与辅助填图方法。

第十一章 数字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数字区域地质填图系统的功能与特点;数字地质填图prb过程与方法。

2.课外作业

1)根据教学进度,对本课程重点内容安排数次课外作业;

2)地形图国际分幅原理及实践作业;

3)以田家庄地区为例,安排不同类别区地质填图项目工作部署。

3.实验课

1)沉积岩区、花岗岩类区、(陆相)火山岩区、变质岩区、造山带区地质填图读图实验;

2)rs解译系统上机观摩学习;

3)mapgis成图过程、流程上机观摩学习;

4)不同时代、不同比例尺模式地质图参观学习。

4.集中实验安排

本专业建议不安排集中实验,但安排系统大型作业一套,由学生系统复习与实践。

四、使用大纲说明

1.学时分配表

区域地质调查实验教程

续表

2.教学方法提示

1)课堂教学多以实例或国内外典型图幅为例讲述某一方法的有关要求;

2)“3s”学习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考核方式

1)课堂出勤、问答内容记录、上机操作熟练程度各占10%,共30%;

2)作业占70%。

五、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李永军等编著.2008.国土资源调查方法(第二版).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李永军等编著.2008.国土资源调查方法实验指导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3)魏家庸等编著.1991.沉积岩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指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4)高秉璋等编著.1991.花岗岩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指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5)房立民等编著.1991.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指南.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6)周维屏等编著.1992.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方法.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7)国土资源部宣传中心.1998.国土资源知识读本.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8)董国臣等著.1998.计算机辅助1∶5万区调工作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9)李超岭,于庆文著.2003.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北京:地质出版社.

10)中国地质调查局.2003.二十世纪末中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新进展.北京:地质出版社.

11)李永军主编.2014.区域地质调查导论.北京:地质出版社.

12)李永军,杨高学,佟丽莉等编著.2014.区域地质调查实验教程.北京:地质出版社.

执笔人:李永军 梁积伟

三、 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制度和主要方法

矿产资源开发监督管理制度,是指为确保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而实施的,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年报制度;“三率”指标制定与考核制度;矿山企业矿产开发监督年度检查制度;矿产督察制度等。这四项基本制度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

(一)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年报制度

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年报制度是要求矿山企业定期向地矿主管部门上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的制度,目的是为了全面掌握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基本数据及存在的问题以向国家提出建议,作为制定矿产资源开发政策的基本依据。统计年报要求矿山企业填报的内容有:矿种、矿山企业名称、主管机关名称、设计生产能力、核定生产能力、设计服务年限、尚可服务年限、职工人数、地测机构人数、年产矿石量、产品方案、企业年利润、企业现价总产值、矿床开采方法、开拓方式、采矿方法、年度开采矿段位置、矿体赋存状态及开采技术条件、选矿方法及选矿流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设计利用储量、年末保有储量、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原矿品位、入选品位、精矿品位、尾矿品位、年产精矿量、年现价产值等内容。

(二)“三率”指标制定与考核制度

“三率”指标制定与考核主要是衡量、监督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最主要考核制度,还是贯彻落实国家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工作。

“三率”指标的制定,首先由矿山企业论证提出方案,经矿山企业法人审批后,报省(区、市)地矿主管部门。省(区、市)地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上报的“三率”指标进行复核,并提出修改意见,由矿山企业修改后,再报省(区、市)地矿主管部门确认备案,即作为各级地矿主管机构监督检查企业“三率”的依据。

随着改革的深入,国有矿山企业“三率”指标制定程序可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进行适当地简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涉及到矿业可持续发展和对国有资源性资产的维护问题,不单纯是企业行为。政府确需进行监督,但其主管部门没有必要插手干预,企业法人直接把其论证的“三率”指标报地矿主管部门进行复核、确认就可以了。

“三率”指标是一个要符合每个矿山开采实际的阶段性指标。每个矿山都有自己的“三率”标准。不可能提出一个适合某矿种各类矿山统一的、趋同的考核标准。即使是针对性很强的矿山设计,也只能推荐一个原则的控制指标或参考指标供矿山生产设计时参考。特别是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采、选装备的改进以及采选人员素质的提高,“三率”指标要相应地变化。所以,在这项制度中规定,当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发生变化和采矿方法改变时,矿山企业应按照规定程序重新制定“三率”指标,再报地矿主管部门复核、确认、备案。

“三率”考核的内容包括:“三率”指标是否已作为本矿山企业法定的考核指标,是否与本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挂钩,是否作为矿(局)长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制定的“三率”指标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列入生产计划并分解到班、组;“三率”指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其计算是否正确,考核结果是否符合实际,矿山填报的“三率”指标是否与“三率”统计台帐相吻合;监督检查对非正常损失矿量的定性、定量分析情况,监督检查改进措施的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制定和执行“三率”指标有哪些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是否促进了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的提高,有哪些经验、问题和建议等。

(三)矿山企业矿产开发监督年度检查制度

矿山企业矿产开发监督年度检查工作制度,简称为“年检制度”。为加强对矿山企业矿产开发的监督管理,在总结部分省(区、市)开展矿产开发年检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矿产资源法及有关法规的规定,从1991年起,一些地方对各类矿山企业开展了年检工作。1992年以来,年检工作已在全国普遍开展。实践证明,年检工作强化了依法治矿,提高了资源利用水平,促进了矿业开发活动的健康发展。为此,地矿管理部门于1991年专门发文对年检工作做了如下规定。

(1)为了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根据矿产资源法的授权和规定,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的各类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实行年度检查制度。

(2)年检工作要在各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矿主管部门和市(地)、县人民政府负责地质矿产管理工作的部门组织实施。矿山企业主管部门应积极协助同级地矿管理机构开展年检工作,督促所属矿山企业按照要求做好有关工作,并接受地矿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

(3)年检的主要内容包括:矿山企业是否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是否按照采矿许可证批准的内容从事采矿活动,是否按照批准的设计要求进行采矿、选矿作业;矿山企业开采回采率(油、气田采收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指标制定、定期考核情况及与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挂钩情况;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统计年报的填报情况;矿山企业储量增减情况,损失量的构成、报销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具有工业价值的共生、伴生矿产的综合开采、综合回收和综合利用情况;矿山地质测量机构的建立及地质测量工作规程制度的制定、执行情况;依法缴纳开采矿产资源的有关税、费的情况;无证开采和采富弃贫等破坏性开采的矿产品禁止进入流通领域的执行情况;有无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况。

(4)年检采用书面审查与实地抽样检查相结合的方法。

(四)矿产督察制度

为了切实贯彻矿产资源法和矿产资源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深入贯彻保护矿产资源,节约、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政策,治理矿山环境,依法进行经常性的监督管理,1989年,地矿主管部门颁发了《矿产督察员工作暂行办法》。矿产督察员是政府部门向企业派出的人员,分为国家级和省(区、市)级。国家级督察员负责所在省(区、市)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重点是国有大型和中央直属矿山企业,受聘任部门委托可以进行跨省(区、市)巡回督察。地方级矿产督察员负责所在省(区)所属市(地)管辖区内除国有大型和中央直属矿山企业以外的其他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和省(区、市)地矿主管部门可向同级矿业主管部门聘任兼职矿产督察员。兼职矿产督察员负责对所在的行业或部门的矿山企业进行矿产督察工作。

矿产督察员的职权主要有:监督检查采矿权人执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法律、法规的情况;督促检查矿山企业制定并完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制度;有权参加矿山企业有关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会议,进入采矿、选矿工作现场及其他与采、选矿有关生产活动的场所,调阅有关的文件、图纸、资料和技术报告;有权调查、纠正和制止破坏浪费矿产资源的行为,要求矿山企业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改进工作、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程度;有权参与矿山企业非正常储量报销、储量转出和即将关闭矿山的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情况报告的审批;监督检查矿山企业“三率”考核指标及考核管理办法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指导督促矿山企业准确、及时上报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年报;监督检查矿山企业矿产资源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表扬和奖励保护矿产资源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派出单位授予的为确保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其他监督工作。矿产督察员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定期向聘任部门和有关管理部门报告工作情况。

(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方法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监督管理的方法,除了对矿山企业进行年度检查、审查矿山企业矿产开发利用统计年报表和矿产督察及抽样调查外,还可实行执法监督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相结合,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与矿山企业自身的监督管理相结合以及专职与兼职的督察人员相结合的方式方法进行监督。